公安标志 济源市公安局
对党忠诚   服务人民
执法公正   纪律严明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图片新闻
人民公安报丨济源:全链条培养 激发警营青春动能
字体[ ] 【日 期: 2025-11-05 】 来源: 人民公安报【视力保护色:          】

□本报记者 孙雅琼 张 波

通讯员 贾钧杰

秋日的王屋山下,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警队正为平安济源建设贡献越来越大的力量。近年来,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立足公安事业长远发展,将青年民警培育作为基础性、战略性工程来抓,创新开展“名师带高徒”人才培养活动,构建“理念创新+项目引领+联盟攻关+实战历练”四维培养体系,进一步筑牢队伍忠诚本色,有效激发了青年民警的干事热情与创造活力。

工作中,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创新实施“党支部书记+团支部书记”双责机制,推动主题党日与主题团日深度融合,形成了党建带团建、团建促党建的良性循环。他们组织青年民警赴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、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、晋豫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,让忠诚二字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直击心灵的情感认同。

同时,当地公安机关积极创新形式,通过创作微党课、开展廉政教育、组织观摩警示片等方式,为青年民警系好从警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他们组建济源公安青年突击队,在防汛抢险、重大活动安保和追捕犯罪嫌疑人等急难险重任务中,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战能力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民警的担当。

为加速青年民警成长,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推行双导师制度,为近3年入职的60余名新警同步配备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,通过跟班锻炼、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等多元化培养方式,助力青年民警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。当地创新实施“名师带高徒”计划,在刑侦、治安等关键警种设立11个名师工作室,为50余名新警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,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通过开展青年民警“砺兵”活动,57名参训青年民警中已有11人掌握数据建模技能,16人在全省公安机关法言法语竞赛中获奖,6人因表现突出获得记功嘉奖。

青年的成长,离不开榜样的引领。王屋派出所副所长王佳佳2次荣立个人二等功,连续2次获评“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”,成为青年民警身边可学可比的标杆。他的快速成长,正是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敢于压担子,大胆使用青年干部的缩影。

为让更多“王佳佳”脱颖而出,济源公安系统布局组建青年人才储备库,对近年来受到各级表彰的50余名青年民警实施动态跟踪管理,为优秀年轻民警开辟成长快车道。他们开办公安夜校、开展菁英熔炼活动,评选社区警务之星,为青年民警提供充电和展示交流的平台;组织开展计算机、财会、法律等专业人才遴选,选拔入库青年人才30余名,形成了培养一个、带动一片的雁阵效应。

傍晚时分,在济源公安新建成的警体训练馆内,青年民警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,正挥汗如雨地进行系统体能训练。一墙之隔的“警宝之家”里,欢声笑语不绝于耳。洗衣房、理发室让广大民警辅警足不出户享受便利,解决生活所需。这些温馨场景,源自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正在深入推进的暖心惠警工程。

为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,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积极解决双警家庭困难,为民警子女提供托管服务等,向身患重病和家庭困难的民警辅警发放困难救助金。在保障民警身心健康方面,当地实现了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所有基层所队的全覆盖,52名民警辅警获得红十字急救认证。全局心理咨询师在重大安保期间送教一线,开展团体心理辅导,为基层民警辅警解压释能,缓冲工作压力。他们定期举办警体运动会、篮球联赛等活动,营造了健康向上、团结和谐的警营文化。



主办单位: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  版权所有  举报投诉
地址:济源黄河大道中段110号  邮编:459000
电话:0391-6693389  邮箱:jygajjlb@126.com
豫ICP备2022022138号-1   ga.png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47号
网站标识码:4190010040
辟谣.jpg